近年来,滁州市南谯区总工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立足新就业群体现实需求,精心构建全方位、立体化暖心服务体系,努力让更多的新就业群体在南谯站得住脚、安得下心、圆得了梦,全方位融入南谯生活。
一是铸魂增智凝“新”。南谯区总工会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特点,搭建传播矩阵、丰富宣讲内容,用职工愿意听、听得懂、听得进的语言,开展多视角、沉浸式、互动性宣传。今年以来,结合“中国梦·劳动美”主题宣传教育活动,组织开展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20余场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员工“零距离”“面对面”;动员职工积极参与知识竞赛、读书打卡、公益讲座等系列活动,有效覆盖职工达5000余人次。积极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行动,上半年新建工会组织13家,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270人。
二是关爱服务暖“新”。为了让快递员、网约车司机、滴滴司机、外卖骑手等新业态劳动者能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,南谯区总工会为100名新业态劳动者开展免费体检,为5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赠送意外伤害互助保障,向500余名新业态劳动者赠送专属大礼包,为其工作生活托底。同时,常态开展“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”就业援助行动,今年以来共组织招聘会18场,归集企业261家,提供岗位3831个,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次,实现稳定就业788人,让新就业群体就业无忧。
三是维权保障护“新”。针对新就业群体的维权难题,南谯区总工会通过“普法宣传+法律援助+政策倡导”多维度发力,当好劳动者的“娘家人”,筑牢权益保障防线。利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点节点,开展系列宣讲送法活动,通过讲案例、说法条、提供法律服务等多种形式,助力新就业群体依法维权、安心就业。常态化开展劳动关系领域风险隐患排查,持续完善“源头预防+矛盾化解+应急处置”工会维权服务体系建设,上半年累计化解“12351”平台交办4件,“工会+法院”受理案件105件、结案100件,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58.15万元。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办案“快立、快审、快结”机制,畅通新就业群体维权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